距离上次出新菜还不到三个月,台北米其林一星、最难订位餐厅〈T+T〉再度推出全新季节套餐,主厨蔡元善从港式〈咸水饺〉、日式〈蒸蛋〉,以及台式〈羊肉炉〉与〈猪脚饭〉等街头庶民美食获创作灵感,以当代精致法菜厨设计演绎「当代亚洲风味料理」,每道菜,形色较过去更简约、雅逸、抢眼吸睛,调味、赋味与提味手法则更精准、细腻。而「永远不能下架」、「下架会被骂翻」的招牌美肴〈松露/鸭肝/车轮饼〉,风味与口感亦又再「进化」了。这就是蔡元善,总是为优化客人体验绞尽脑汁,为提升细节而殚精竭虑。我常觉得:这算不算是一种「歇斯底里」?
〈T+T〉从成立时的没没无闻,到在《米其林指南》摘星后一举成名,再成为「最难订位餐厅」,其后又与古俊基两位主厨双双得到「米其林指南年轻主厨大奖」肯定。蔡元善一路走来不改其志、未曾躇踌!他的「志」,就是把菜做好、且「一年比一年进步!」。
友人尝了〈T+T〉这一季的〈松露/鸭肝/车轮饼〉后,盛赞其美味,并称是「T+T 2.0版车轮饼」。「2.0版」?错!但,我无意扫友人兴致,故没有「纠正」。事实上,从〈T+T〉开幕就在菜单上的〈车轮饼〉,一路优化、进化,若「认真计较」,算起来,已是第五代了。
〈T+T〉第一代与二代〈车轮饼〉,内馅分别是牛肝菌菇泥和义式炖菜,到了第三代,蔡元善决定将内馅升级,改以加了松露提味的鸭肝作馅,因为口感风味极佳、广受客人好评,自此〈松露鸭肝车轮饼〉成了〈T+T〉招牌美食,不少客人「为此而来」,且「菜单上若缺席,会被客人抗议」。
〈松露鸭肝车轮饼〉有了「历史地位」后仍持续进化,古俊基加入〈T+T〉厨艺团队后,以传统法菜作法将内馅打得更细,并加了酒使其风味更浓郁、更有层次。今年,蔡元善决定再优化、升级,车轮饼的饼皮改用日本面粉制作,香气更为细致。内馅则加了用玉米鸡制作的酱汁,增添了鲜度。
品质,藏在细节里。〈T+T〉的车轮饼每次调整,除内馅口味全换算「大幅改款」外,其它几次都只是「微调」,修改的都是「小地方」。若不是细嚼慢咽、心领神会,单凭外貌或色相,不易觉察其中变化。「首尝客」更不会知其「前世今生」差异。殊不知,时刻想着「还能不能再好一点」的蔡元善,其实花了不少功夫去微调,有些是改变料理配方或比例,有些调整烹调料理的工序,有时是「加」、有时是「减」,为的都只是达到一个目的:让食物风味与口感更好。
微调的「微」,绝不是一件「小事」。《吕氏春秋‧本味》中,商汤问「中国厨神」伊尹「如何做到至味?」,伊尹回答:「鼎中之变,精妙微纤,口弗能言,志不能喻。」。烹调料理过程中,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菜肴风味与口感,而且许多时候,「只能意会,无法信传」。〈T+T〉的〈松露鸭肝车轮饼〉的「变」,蕴含着蔡元善对「好吃」的期许与要求。
相较于过往,〈T+T〉本季菜式摆盘形式更加简约,每道菜肴所用食材组合都很集中,没有边菜帮衬助阵,在方寸之间靠食材颜色、线条传递美感。至于菜肴的风味,则跨域涵盖了台、港、日与东南亚,并以隐而不显的含蓄手法赋味。
例如〈白虾/辣椒/香茅〉的创作灵感来自〈咸水饺〉,内馅是白虾慕斯,底部衬著东南亚的酸甜酱汁提味。佛手瓜/龙须菜/苦茶油〉是将佛手瓜切成「梯田」状,搭配龙须菜卷、康普茶冻与鸡肝慕斯,并有苦茶油和酱油提味。鲍鱼/虫草花/猴头菇〉是「蒸蛋」概念发想的菜肴,底部有新鲜猴头菇、矶煮鲍鱼,酱汁是加了虫草花熬制的鸡汤,最后滴些许绍兴酒。
〈羊鞍/山药/枸杞〉是以「羊肉炉」为创作灵感,羊鞍肉经过熟成后再炭烤、切片呈现,底部搭配豆皮。提味酱汁鸡汤加入烤羊骨和蔬菜、当归熬煮制成。一旁并有红色枸杞泥可沾食。蹄膀/蛋黄/越光米〉就是「蹄膀拌饭」,饭上有蛋黄酱和松露卤汁提味。
T+T
地址: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165巷11号
电话:(02)2719-9191
普诺推超狂22公分草莓剑龙可颂 板桥凯撒住房送「莓」好礼包 台.北.新.餐.厅-台北义大利Fine Dining餐厅+1 大直FRASSI 一手报导 浪漫粉红甜品手摇萌到心坎 超商草莓季推买一送一、抽旅游金评论列表 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