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地电商平台一度贩售各式「地龙仪」,助长「灭绝式」捕杀蚯蚓。(网络图片)
国务院日前发布「中央一号文件」,其中明确提出「严厉打击盗挖黑土、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」。小小蚯蚓,为何写入「中央一号文件」?电捕蚯蚓,为何要禁止?原来蚯蚓价值不菲,电捕蚯蚓背后是巨大利益驱动。而电捕蚯蚓属于「灭绝式」捕杀,不仅导致蚯蚓数量急剧下降,更危及农田安全,破坏生态环境。
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松土,粪便可以作为肥料,令土壤更肥沃、适于种植;蚯蚓晒干后,又是中药地龙的药材来源,据传具有息风止痉、清热的功效。由于野生蚯蚓资源面临枯竭,市场上地龙供不应求,近年来价格持续走高。据业内介绍,早年地龙的收购价为每公斤40、50元(人民币,下同),如今飙至每公斤230元。九派新闻报道指出,电商平台售卖「地龙」的不在少数,每斤价格100元至300元不等,一些商户还特别强调,自己卖的是「野生地龙」。
一直以来,蚯蚓主要靠野外捕捉。为了提升效率,有厂商推出电捕蚯蚓的装置「地龙仪」,即将仪器的正负两根电针插入潮湿土壤,依靠电压刺激,迫使蚯蚓爬出土壤,直接被人捡走,而这又被称为「绝户式」捕蚯蚓,因为不论老幼蚯蚓都被一网打尽,时间一长,该区域的土壤排水性变差、板结,最终失去活性,影响农作物产量。
有收购地龙的商家透露,地龙仪刚推出时,有人每天能电捕蚯蚓500公斤,根据当时40、50元的单价,以及每七斤蚯蚓晒成一斤地龙来计算,「一天收入上千元还是不成问题的」。据统计,内地2020年地龙产量高达860吨左右。一位公益组织志愿者指出,仅2021年在某电商平台上几个商家的数据显示,售出的地龙仪就超过十万台。
由于一些地区疯狂电捕野生蚯蚓,已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。2020年7月8日,「中国绿发会」向广东珠海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,对中山三家地龙仪生产企业提起公益诉讼。法院最后判决商家在全国媒体上刊登道歉声明,并赔偿159万元的生态环境损失费用。
近年,北京、广东、海南省海口市等地,也先后出台法规,将野生蚯蚓等纳入保护范围之内。
玉林市一家此前销售地龙仪的五金店主15日受访时透露,已经不卖地龙仪了,「现在不允许销售」。当地中药经销商也称,「去年10月就不让收当地(野生)蚯蚓了,现在出政策了,不能搞,管得比较严」、「销售的地龙是从泰国进口的,售卖本地地龙的话要有正规来源和手续」。(编辑部)
检举 -- 请选择 -- 提交 取消 力报会员可享用评论功能 注册 登录 评论 发布力报会员可享用评论功能
注册 / 登录
查看更多评论评论列表 (0条)